新技术上线!玉溪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微创封堵术
近日,在昆明市中医医院吕云主任的指导下,玉溪市中医医院介入手术团队联合超声影像科,成功完成本院首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此次手术的圆满成功,填补了我院相关技术空白,标志着医院介入手术技术取得重大进步。通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有力推动玉溪地区中医系统心脏病介入诊疗事业迈向新高度。
病例情况
患者陈某,男性,59岁,因“发现血压升高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鼻出血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血压150/100mmHg,无头昏、头晕、头疼、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不适,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近期血压控制不稳定,为系统评估及治疗高血压收入院。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右房、右室增大,左房稍大,三尖瓣中等量返流,肺动脉高压。诊断:1.高血压2级,高危;2.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手术策略
结合患者病情及检查资料,拟进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鉴于患者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计划植入一枚封堵器。在手术过程中,封堵器既要确保完全封堵缺损口,又不能对临近瓣膜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需避免累及冠状静脉窦,以防影响心脏的静脉血液回流,故手术难度较大。
术中
在吕云主任的指导下,术前仔细分析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及毗邻关系,充分预判了手术难度及术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术中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顺利送入ASD封堵器,于预期位置完成了封堵器的精准释放。
术后
超声及DSA透视下确认封堵器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各瓣膜活动无异常,牵拉试验确定封堵器固定良好,遂完全释放封堵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出院。
封堵器展示
我院在上级医院帮助、跨区域医院联动等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始终致力于心脏疾病介入诊疗事业,注重介入手术团队的培养,心脏疾病介入团队已成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比如冠心病介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冠脉震波碎石术、先心病封堵术等,标志着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综合治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将推动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玉溪人民提供更多的健康福祉!
相关知识延伸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导致出生时患儿即存在心血管畸形,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15-20万先心病儿童,发病率高达0.8%,是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资料显示,在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以前,12%—50%的无症状重症先心病新生儿在离开产院时没有得到诊断,而先心病一旦发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氧、酸中毒和缺氧性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熟悉先心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方法,对提高危重症先心病检出率并做出正确的医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已非常成熟,大多数先心病已不再需要外科开胸修补手术治疗,介入封堵术可以帮助大多数先心病患者得到根治。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比,介入封堵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封堵器植入后异常分流即可完全阻断,1个月后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可以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该项技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