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中科普
【玉中科普】一次CT检查的辐射究竟有多大
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大环境下,人们定期体检或就医时,按照病情需做各类影像学检查以便诊断。其中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显示出人体内部的断层结构,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各种疾病。
近期,网上传播关于辐射的视频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很多人对CT检查有一些误解和担忧,认为CT检查会对身体造成辐射伤害,甚至导致癌症。那么,CT检查到底是什么?它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
关于辐射,什么是辐射?
一听到CT检查我们就联想到辐射,但殊不知,人体全年受到的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其中天然辐射占比为80%,人工辐射占比为20%;医疗(人工)辐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1.天然辐射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以及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年所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约为2.4毫西弗(mSv)。
2.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在工业、医疗、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也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源包括医学成像和治疗、工业检测等。
那么,在人工辐射中的医学领域,影像学检查那些是有辐射的呢?
影像学检查哪些是有辐射的?
医学影像检查包括:普通X线检查、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其中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不含电离辐射,其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了解,影像学检查中的一次CT检查的辐射究竟有多大:
CT各部位检查平均辐射剂量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危害如下:
日常存在的辐射量
坐飞机20小时的剂量0.1mSv;
每天吸20支烟每年剂量0.5-2mSv;
地铁安检乘客每年接受剂量<0.01mSv...
据统计,每个人每年所接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为2mSV左右。
相较100mSv“底线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辐射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即便是做过CT检查影响也不大。但是,要提醒大家,全年接受“100mSv”的辐射剂量仅仅是降低电离辐射致癌的一个参考值。任何额外的电离辐射照射都会增加一定的健康风险,其风险与接受的剂量大小相关。因此在无明确目的和预期获益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额外的电离辐射。
回答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
Q 在备孕的男女双方及怀孕女性能不能做CT检查?
答:不能。如果有替代选项,可以行无辐射影像检查如超声、磁共振(MRI)。
如果病情确实需要,孕妇因病情需要不得不接受辐射性的影像学检查如DR、CT检查时,也不必太担心!医生会通过加强放射防护、缩短辐射暴露时间、选择适当曝光条件等手段使宝宝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孕妈孕期出现了要做辐射性影像检查的情况,特别是危急重症情况下,该做就要做。
备孕期间是不建议进行有辐射的影像学检查的,若因病情需要不得不进行了检查,对备孕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建议检查后间隔3个月以上再进行备孕受孕,特别是如果CT检查涉及腹部、骨盆等区域。因卵子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精子的生长周期为三个月。调整好紧张焦虑的心态之后再备孕,毕竟心理健康对优生优育同样重要。
Q 在CT检查室门口停留会有辐射危害吗?
答:不会,但不建议长时间驻留。
医院所有涉及电离辐射的诊疗项目,其机房的门、窗、墙面都做了相应的防护和屏蔽,确保辐射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不会危及公众健康。在项目建设时也是要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并经过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的验收审批,另外医院每年都会定期开展辐射安全监测。但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不建议在检查室门口长时间驻留。
Q 如果患者必须接受CT等放射检查,有没有办法减少辐射带来的风险?
答:有。
(1)检查过程中,配合影像医生及影像技师使用防护用品对敏感器官进行屏蔽防护。
(2)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检查间隔时间,以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总量。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遵循医生指导和建议。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修复能力,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4)食疗小妙招:①多喝水、多喝茶。检查后多喝水可以加快排尿的频率,尤其推荐多喝绿茶。茶叶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着地保护作用,可以减少电离辐射的危害。②补充营养。当机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时,及时补充蛋白质、糖原、维生素等,减轻放射线对身体的损伤,促进机体的恢复。③少吃含碘食物。接受放射检查后,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及药物,如如海带、紫菜、昆布、黄药子等。
玉溪市中医医院CT室
玉溪市中医医院CT室成立于200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室已建成一支拥有先进的CT设备和人才梯队搭配合理专业的医技人员队伍,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支持。
科室现有14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技师3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擅长各系统疾病的CT诊断。
科室先后引进PHILIPS brilliance CT 16排、GE Optima CT680 E、GE Optima CT540,及多台后处理工作站、高压注射器、心电门控等设备。
服务范围
1.常规CT平扫及普通增强扫描:全身各系统各部位,如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脊柱等各部位脏器疾病检查诊断及早期肿瘤筛查诊断。可进行肺低剂量筛查、CT骨密度测定、AI分析等。具有成熟的三维重建及计算机体层成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CT仿真内窥镜VE等2D、3D重组后处理技术。
2.血管造影:心脏、全身大血管、四肢血管造影检查及诊断,如心脏冠状动脉造影(CCTA)、头颈CTA、肺动脉造影(CTPA)、胸腹主动脉CTA、上下肢动脉CTA、泌尿系造影(CTU)、胸痛三联扫描、颅脑灌注(CTP)等检查。
3.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微创消融治疗等。
科室还承担影像学员实习、进修及规培教学任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冠心病分析及肿瘤组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论文成果。注重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致力于提高医院整体综合诊断水平。
联系方式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53号玉溪市中医医院一号楼一楼
联系电话: